• 中科院成功研發新型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系編統

    2019-10-16  來自: 西安天和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843

    中科院成功研發新型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系編統

      超分辨光學成像特指分辨率打破了光學顯微鏡分辨率極限(200nm)的顯微鏡,技術原理主要有受激發射損耗顯微鏡技術和光激活定位顯微鏡技術。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鄭煒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教授Hari Shroff合作,成功研發出新型雙光子激發的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系統。

      “看得細”和“看得深”是光學顯微成像領域面臨的兩大挑戰,經過科研人員幾十年來的不懈努力,無論是在“看得細”還是“看得深”方面,都涌現了一批創新技術,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同時具備“看得細”和“看得深”這兩項功能的光學顯微成像技術卻并不多見。  

      在該項研究中,鄭煒等人把具備深層生物組織成像能力的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Two-Photon Microscopy, TPM)和具備超分辨成像功能的瞬時結構光照明顯微成像技術(InstantStructuredIllumination Microscopy, ISIM) 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雙光子激發的超分辨顯微成像功能。同時,研究人員又利用自適應光學(Adaptive Optics, AO)技術成功克服了由生物組織引起的波前相位畸變問題,最終實現176納米的橫向分辨率、729納米的縱向分辨率及250微米的探測深度的成像效果。利用該技術,可以對細胞、線蟲胚胎及幼蟲、果蠅腦片和斑馬魚胚胎開展高清晰三維成像研究,成像效果顯著優于傳統雙光子成像質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該技術提高了光子利用效率,從而降低了所需激光功率,可以對線蟲胚胎的發育過程開展長時間、高清晰的三維動態觀測。在長達1個小時的連續三維成像過程中未對線蟲胚胎發育造成任何影響,該技術對胚胎發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973”)計劃和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孔雀計劃的項目支持。

      顯微成像技術有兩大難題分別是“看得細”和“看得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同時解決了這兩大難題,研發出新型雙光子激發的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系統,為我國顯微技術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關鍵詞: 顯微成像           

    聯系人:張經理

    電  話:029-86455917

    手  機:13572000983 

    郵  箱:13572000983@163.com

    網  址:http://www.xatianhe.com

    地  址:西安市蓮湖區北關十字自強西路遠豐大廈B座1803

    CopyRight ? 版權所有: 西安天和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陜西印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XML 備案號:陜ICP備18017818號-2


    掃一掃訪問移動端
  • 黄在线观看